2016年,煤炭去产能目标和标准更为明确,黑龙江、辽宁、湖北、湖南、江西、福建、云南、重庆去产能压力较大,其他主要煤矿产区重组压力较大,关注债务重组和债务减记,特别留意新发煤炭债的参与价值。
据了解,意见明确了去产能量化标准,全国9万吨/年以下煤矿全部退出,该部分煤矿数量占比超过50%,产能超过2亿吨,全国30万吨及以下煤矿总产能是4.8亿吨,小煤矿关停退出是重点。同时去产能与僵尸企业处置挂钩,停产矿井产能约为3亿吨。
去产能重心是控增量,配合改革重组,3年内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新建煤矿项目一律实行减量置换,重组5亿吨或是最大压力,因为过去四年兼并重组规模不足1亿吨;从结构看,推进地方国有兼并重组和民营淘汰可能是主要路径。同时,重组重点产业方向是煤电一体化。
另外,职工安置是去产能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中央设立工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引导地方综合运用兼并重组、债务重组和破产清算等方式,二是允许地方政府盘活退出煤矿土地资源;金融支持主要是:支持企业通过发债替代高成本融资,未来煤炭产业债或许更为密集。
对于债务处置,比较明确的是:严厉打击企业逃废银行债务行为;对于上游行业煤炭而言,去产能压力最大,5亿吨目标对于目前的供需结构影响无法乐观。
2016年政策推进,矿井关闭上升至约1.5亿吨,新增产能缩减至约1亿吨,产能开始下降,产能过剩稍有收窄,停产矿井增多,预计煤价降幅缩小;到2017年,矿井关闭成倍增加,产能过剩缩小至约2亿吨,停产矿井继续增加,煤价预计止跌企稳,部分地区和优质煤种龙头企业产量上升,利润企稳;2018年矿井关闭继续保持高位,但停产、停建矿井产能将有所释放,预计煤炭供需趋于平衡,煤价开始回升,行业出现盈利拐点。
看好政策细则出台和矿井加速关闭催化的主题性行情。优秀标的应具备生存能力强以及业绩高弹性两个特性。资源优质煤价高、成本控制领先、物流费用小的公司盈利能力相对较强,此外,储量丰富、现金流充足也是生存能力的保障;煤价企稳上升后,产能出清后的剩者受益,业绩相对于煤价高弹性标的利润回升空间大。
摘自: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