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煤炭市场行情低迷等因素影响,“十一五”以来被“热捧”的新疆煤化工产业在“十二五”后两年开始“脚踏实地”,但新疆煤化工“十二五”规划预计实现的目标产能在“十三五”规划中“缩水”。
新华网援引新疆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业内人士称,煤化工目标规划的缩水是新疆应对大环境不景气的务实之举,新疆煤炭资源丰富但本地消纳能力有限,煤化工产业的目标市场仍是内地,面对当前国内外工业经济低迷的形势,坚持发展宜工宜民的煤制气外运是规避风险的最好选择。
从自治区发改委了解到,新疆“十二五”规划对煤化工提出的目标是,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水资源相对丰富或水源较近的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七大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
到2015年,建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600亿立、煤制油360万吨、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吨。
自治区发改委能源处副处长陈伟东表示,目前看来,这一目标今年显然无法实现,受经济形势影响,今后也难以实现。目前正向国家能源局送审的'十三五’规划中有些指标也有所放低。像煤制气这块,现在目标定为300亿方,比'十二五’少了一半,就考虑国家配套批的这个'新粤浙’管道(300亿立方米/年),近日已经核准,管道本身建成不难,关键是看市场需求,按照需求配套相应规模的煤制气项目。
陈伟东表示,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发展煤化工仍然是新疆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从发展路径来说,就是开发转化、疆能外送,此外国家提出煤炭转化要清洁、安全、高效转化,新疆煤化工“十三五”就是想借助新疆的资源优势、中石化管道和西气东输管道的运输优势,大力发展煤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内地市场。
对于“缩水”的新疆“十三五”煤化工规划,新疆一些业内人士和专家表示,这是新疆煤化工产业针对经济发展现状的务实之举,但从地方政策支持及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来看,新疆煤化工前景忧大于喜。
首先新疆明确不会出台煤化工项目财税补贴等优惠政策。自治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煤化工产业现在已越来越市场化,新疆不像沿海富裕省份,自治区财政很难拿出钱补贴,从企业来看,因为新疆煤炭成本低廉,煤制气企业反馈的信息是,只要油价在50至60美元/桶,就能盈利,这表明企业有积极性,也说明压力不大。
300亿立方米/年的新粤浙管道既然国家已批准要建,就说明肯定有相应的产能去释放,目前新疆煤制气项目大都在建,至于3年后到时是否都能投产,还要看国际油价。目前新疆企业预测都比较乐观,没有企业提出需要政府出台补贴等优惠政策。
地方政府从经济结构调整和环保考虑,对煤化工“热情”减退。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发改委主任张伟表示,伊犁是国家确定的是煤电煤化工基地,庆华、新天、中电投、伊泰等企业进驻伊犁,煤制气远景规模达到135亿立方米,煤制油100万吨。
随着前几年煤化工的蜂拥而入,伊犁工业出现几乎清一色重化工的现象,经济结构不合理,现在煤化工进入瓶颈期,给伊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带来机遇,2013年伊犁提出打造“日、月、星、珠”企业集群,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清洁能源、生物科技等潜力产业以抵御风险。
摘自:中国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