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下透视行业新格局
“新常态”下透视行业新格局
2014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运行形势分析
作者:刘雅文 来源:中国化工报
业内普遍认为,中速增长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进一步增强信心,适应新常态,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常态”重大战略判断,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变化。那么用“新常态”的视角看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经济中考”成绩单,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呢?连日来,中国化工报记者就此话题进行了采访。
“三驾马车”的变化
翻开由中国石化联合会发布的《2014上半年石油和化工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以下简称《上半年分析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上半年,东部地区利润增速加快,中部地区效益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西部地区利润下降,东西效益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上半年西部地区投资2203.2亿元,3年来首现下降,降幅为3.5%,占比23.2%。东部地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中、西部增速减缓。”
在记者的印象中,随着近几年西部大开发的逐渐推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将眼光投向了资源丰富、人力相对便宜的西部,那么为何上半年西部地区石化行业的投资出现了3年来的首次下降?
中国石化联合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告诉记者,西部地区投资下降,与石化行业整体投资重点和产品结构变化有关。在西部,去年占投资比重较大的煤化工今年出现投资减弱的迹象,从数据看,下降幅度是比较大的;另外,过去投资者在中西部瞄准的主要方向之一还有炼油领域,但是当前炼油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偏低,这部分投资也受到一定影响;考虑到大部分产品的用户都在华北、华东、华南地区,远距离运输成本较高,这些因素也影响到西部地区的进一步发展。
祝昉说:“前几年,很多投资者看重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搞了很多煤化工项目,但当中的绝大部分都偏重在产业链的上游,主要瞄准煤制油、煤制气、甲醇、聚烯烃等大宗原料和资源类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与国外低成本原料相比,效益受到影响。再加上水资源问题、碳排放问题等,后来者的投资也就谨慎了。而像巴斯夫、拜耳、杜邦等跨国公司将战略发展重点从原料级延伸到下游终端产品、民用产品,从单一品种看可能规模不大、产值不高,但是利润率往往很高。所以,我们应当更多的去关注利润率而不是产值,更应该如陶氏老总所说的——化工企业要大胆拥抱终端市场。”
那么,投资者将目光转移到了哪些领域呢? 《上半年分析报告》指出,三大领域中,化学工业和炼油业的投资明显减缓,增幅分别仅为10.4%和11.4%,同比回落3个和9.3个百分点;而油气开采业则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达18.5%。
祝昉说,从投资数据分析看,炼油业的投资方向当前主要集中在改善油品质量方面;化工行业中投资分化则非常明显,投资减缓的原因是一些过剩行业投资持续回落,如无机碱、无机盐、化肥等行业的投资都有下降,但是有机化学原料、合成材料以及橡胶制品等投资增长较快。
尽管前几年投资者看中了中西部的资源,建设了很多甲醇生产线,导致当前甲醇行业的开工率仅为62%左右,在中国石化联合会统计的石化产品中是最低的,但记者发现,上半年我国仍然进口了167万吨甲醇。
祝昉告诉中国化工报记者,我国从国外进口产品不外乎两种原因:一是大宗原料领域如中东地区的甲醇、聚乙烯等产品确实有成本优势,而我国中西部甲醇产地很多企业还没解决好水资源、碳排放、下游产品出路等问题,难以和别人竞争;二是虽然我国很多低端同质化产品过剩,但国外同类产品在中国还能挣钱,这是因为他们的产品走高端、差异化路线。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高端产品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这个市场会越来越大,因此进口的压力会持续存在。
祝昉还认为,上半年出口势头良好和欧美经济复苏有很大关系,当前我国产品出口拉美、俄罗斯、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增长较快。在这些地区,价格依然是最有力的竞争因素。从全年来看,随着国外圣诞节采购备货期的到来,秋季广交会的举行,我国出口可能会出现一个小高峰,但下半年也有一些小冲击,比如我国聚氯乙烯十年的反倾销即将到期,国外产品很有可能对国内市场造成新影响。
在大宗化工产品消费方面,由于市场需求增长放缓,产销矛盾突出也困扰着成品油、化肥、尿素等产品,使得一些大宗产品价格持续走低。上半年,烧碱均价跌幅超过17%,电石跌幅达到9.2%,尿素跌幅更是超过25%。中国石化联合会预测,下半年化肥市场颓势难以根本性改变,但煤炭等原材料价格开始回升,下半年市场需求也将会有所回暖,在成本和需求的支撑之下,化肥价格将出现回升走势,市场形势整体上要好于上半年。
自去年以来,江西六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投入一点六亿元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推进磷酸系统技术改造和化工产品新项目,调整产品结构,促进转型发展。 图为该公司新产品发运现场。(黄耀振 摄)
“新常态”下的新措施
面对石化行业上半年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特征,中国石化联合会会长李勇武形象地说:“分析行业经济面临的新形势,最重要的是正确认识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主动适应行业发展‘新常态’。有人说‘新常态’是一个过程,也有人说是一种状态,我认为‘新常态’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它不是短期的经济效应,也不是‘咬咬牙,挺一挺’就过得去的问题。”
李勇武指出,“新常态”对于石油和化工行业来说,至少蕴含着以下几个政策寓意:
第一,行业经济增速告别两位数的高歌猛进,回落至一位数的合理区间,中速增长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常态。
第二,宏观经济政策弱化经济刺激,增速在合理区间不采取刺激措施,将成为宏观调控的新常态。
第三,行业经济增长的动力由投资拉动转换为创新驱动,创新驱动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第四,行业经济结构在推动新型高端制造业加快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服务业,制造业和服务业协调发展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同时,李勇武也为石化行业如何面对当前形势开出了方子。他说,“新常态”既为我们提出了新课题、新目标、新要求,也给我们提供了发展的新空间、新机遇,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我们充分认识“新常态”下的新要求和新机遇,全行业就能率先走出一条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新路子。
第一,适应“新常态”,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当前的“中位趋稳”意味着我们行业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这个“中速回归”将长期保持。“新常态”为我们提供了重新认识规律、重新审视自我、脚踏实地探索科学发展的机遇。
第二,适应“新常态”要重视和防范各种风险。石化行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一样,正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发展阶段,国内外、行业内外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增加了经济运行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这是一个“套餐”,要选择转型升级,就必须面对过程的痛苦,付出相应的代价。我们要正视面临的矛盾,早作谋划,未雨绸缪,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负面影响。
第三,适应“新常态”,要迎难而上、主动作为。石化行业正处在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结构调整的本质就是行业有进有退,企业有生有死,必须加快形成转型升级的倒逼机制,主动深化改革,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创新能力。
山东华鲁恒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几经改扩建形成年产25万吨DMF规模的基础上,又建成年产16万吨己二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聚氨酯配套产品群。 图为该公司己二酸主装置区。 (王东岳 摄)
“转”出来的利润
虽然记者在中国石化联合会发布的《上半年分析报告》中看到,今年上半年,石化行业效益增速普遍下滑,但记者也发现一些企业依然逆势而上,产销两旺、效益良好,那么他们在适应“新常态”的形势中有什么秘诀呢?
河南昊华骏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旭告诉记者,公司依托煤气化平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调整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目前已经形成合成氨—尿素—三聚氰胺—三聚氰胺发泡树脂、三聚氰胺尾气联产纯碱氯化铵;合成氨—硝酸—硝基复合肥;甲醇、CO—醋酸—乙酸和醋酸乙酯;甲醇—有机胺等较为完善的四条产业链,循环经济初具规模。
而记者也发现,在当前尿素、甲醇、醋酸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价格走低、利润下滑的情况下,昊华骏化正是利用延长产业链的机会,转向高附加值、高利润产业。如他们看中了三聚氰胺发泡树脂的阻燃保温特性在建筑节能保温材料、航空和航天及高档车辆的座椅方面有巨大市场潜力,并且海外市场需求量大,已经成功研发出三聚氰胺发泡树脂产品,正在进行工业化探索。
网格化编码管理体系建设,也是昊华骏化提升产业发展质量的重要手段。据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其核心是将生产经营的各个节点以利润、成本和费用为中心,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进行网格化编码,由点及面,形成业务战略、管理报告、预算、业绩评价、业绩审计、经理人考核等内容的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结合外部市场交易方式形成四级内部市场化承包体系,建立新的利益分配机制,并对原材料和备品备件采购、生产过程、产品销售、技改项目建设等环节,建立追责索赔机制,形成责任倒退、零浪费的生产经营高效良性循环。
同样,山东华鲁恒升集团有限公司也是靠“转”实现了利润。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尿素市场价格跌幅超过25%,很多企业都在亏损中,尤其是气头尿素企业,亏损面更大。但记者发现华鲁恒升却能把尿素成本控制在低于每吨市场价200元,使得他们在同类企业业绩普遍下滑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盈利水平。企业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85亿元,利润总额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和7%,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更是同比分别增长29%和99%。
华鲁恒升党委书记董岩告诉记者,自2002年上市以来,华鲁恒升通过资本市场融资、银行信贷、自筹资金等多元融资渠道,累计投资121亿元实施了25个项目,壮大了企业规模,调整了产品结构,延伸了产业链条,打造了氮肥、碳一、羰基合成三大产业平台,逐步从生产氮肥为主的传统煤化工企业转型为四大产业板块协同联产的新型煤化工企业,特别是以洁净煤气化为龙头的产品多元、柔性联产,有效提升了公司的竞争力。
不仅如此,华鲁恒升还可根据市场变化进行产品间、系统间、园区间的联产联动,原料综合利用率高、协同效应强,综合效益明显。
祝昉告诉记者,再差的行业也有效益好的企业,某个业务单元利润率不高,企业可以通过其他业务挣钱,这就是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好处。上半年石化行业主营收入利润率为6.17%,是2003年以来最低的,甚至低于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这也算是倒逼企业进行多元化发展。在国外,如果企业发现某一部分业务单元利润率低于企业平均盈利水平时,会选择把这部分业务剥离,提高企业主营利润率;另外就是通过创新,生产新的高附加值产品,以此提高企业的主营利润率。
面对低迷的煤化工市场,晋煤金象公司积极依靠科技创新促节能降耗,对造气循环水热水泵、脱硫循环水热水泵进行节能改造,效果显著。 图为公司节能改造现场。 (葛党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