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矿产资源报告(2013)》完成编制工作。《报告》显示,2012年,矿产资源勘查投入超过1200亿元,完成钻探工作量3419.19万米。新增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天然气9610亿立方米;新发现4个亿吨级油田和3个千亿立方米级气田,4个50亿吨级煤矿,1处国内最大的超大型铀矿床;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1.31万亿元,原矿开采量87.23亿吨;矿产品对外贸易总额为9919亿美元。
《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积极推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探索地质找矿新机制,加强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培育和规范矿业权市场,促进矿产资源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进一步完善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
《报告》披露,我国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铜、钨、钼、金等矿产勘查取得重要进展:煤炭勘查新增查明资源储量616亿吨、铁矿40亿吨、铜矿431万吨、金矿917吨、钾盐1461万吨。截至2012年底,石油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3.3亿吨,天然气4.4万亿立方米;查明资源储量煤炭1.4万亿吨、铁矿775亿吨、铜矿9037万吨、铝土矿38亿吨、金矿8196吨。煤炭、粗钢、水泥等矿产品产量稳居世界首位,国内供应能力不断增强。
矿产品贸易平稳,大宗矿产品进口持续增长。2012年,矿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为9919亿美元,同比增长3.4%。进口煤炭2.89亿吨,同比增长29.8%;石油3.11亿吨,同比增长5.6%,对外依存度为57.8%;铁矿石7.44亿吨,同比增长8.4%,对外依存度为58.7%。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高,绿色矿业发展取得明显进展。通过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盘活了石油、煤炭、铁矿、铜矿、磷矿等一批重要矿产资源;评选并向社会推介了涉及油气、煤炭、金属和非金属采选和综合利用的99项先进适用技术;推进绿色矿业发展,先后遴选出3批共459个试点单位;和谐矿区建设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选择16个矿山开展试点。
基础地质调查程度不断提高,地质资料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全国累计完成1∶5万区域地质调查262万平方千米,完成1∶25万区域地质调查修测589万(实测161万,修测428万)平方千米;扎实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在国土资源部门户网站建立统一平台面向社会服务,全国地质资料馆在网上发布了78个整装勘查区地质资料。
深入开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在松辽盆地外围、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羌塘盆地、柴达木盆地、中上扬子海相含油气盆地、黔中隆起等地区,发现了新的储油层和目标区;突出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开展矿产资源潜力评价、重点成矿区带矿产调查评价、整装勘查区攻关示范;全面完成省级煤炭、铁、铝等25个矿种的资源潜力评价工作;新增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重点成矿区带增至20个;2012年新增第二批整装勘查区31个,整装勘查区总数为78个。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合作不断扩大。大陆构造与动力学实验室作为国土资源部第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正式挂牌运行,审查认定第三批4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第一批84个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基地;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地质与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合作的通知》,召开2012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与中国—东盟矿业合作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