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份以来,煤炭需求回落、价格下降,产量继续增长,全社会存煤快速增加,市场供大于求趋势明显,企业货款回收困难、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一、煤炭经济运行情况
(一)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
测算,上半年全国煤炭消费19.7亿吨,同比增长2.8%,增速同比回落6.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耗煤9.9亿吨,同比增长2.7%,增幅回落9.4个百分点;钢铁行业耗煤3亿吨,同比增长2%,增幅回落2.4个百分点;建材行业耗煤约2.5亿吨,同比增长4.2%,增幅回落5.3个百分点;化工行业耗煤0.95亿吨,同比增长7.1%,增幅上升0.9个百分点。
(二)煤炭供应能力大幅增加
一是煤炭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十一五”煤炭固定资产投资1.25万亿元,去年投资4897亿元,今年上半年投资2103亿元,同比增长23.1%,高出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7个百分点。二是煤炭产量继续增长。上半年,全国煤炭产量19.1亿吨,同比增长5.6%,其中6月份产量3.2亿吨,增长1.6%,增幅回落。三是煤炭运量下降。上半年全国铁路累计发送煤炭11.66亿吨,同比增长4.5%;6月当月发送1.76亿吨,同比下降5.5%,环比下降11%。主要港口上半年转运煤炭3.12亿吨,同比下降4.1%,6月当月转运4523万吨,同比下降19.7%。四是煤炭进口快速增长。上半年煤炭进口13985万吨,同比增长65.9%,出口577万吨,同比下降34.1%,净进口13408万吨,同比增加5854万吨,增长77.5%。
(三)全社会煤炭库存快速增加
6月末,全社会存煤2.78亿吨。其中,煤矿存煤6723万吨,环比增长8%,同比增加1622万吨,增长31.8%;重点发电企业存煤9125万吨,同比增加2582万吨,增长39.5%,存煤可用27天;主要港口(含上海、宁波、广州等主要煤炭接卸港)存煤4717万吨,环比增长16.9%,同比增加1898万吨,增长67.3%。
(四)市场景气指数下降
从今年7月份开始,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运销协会联合对外发布月度全国煤炭市场景气指数。从6月份的数据看,自去年8月份以来煤炭市场呈现波动下行趋势,当月指数为-42.4,环比5月份下降6.8个基点,反映煤炭市场下滑趋势明显。从各项基础指标看,需求偏异指数为-15.2,与上月基本持平;供求平衡指数为-40.6,环比下降8.7点;价格偏异指数为-22.2,环比下降7.3点。
7月13日中国煤炭价格指数为183.5点,比5月末下降7.9个点,比去年同期下降12.9个点。
7月16日秦皇岛港5500大卡市场煤价为635元/吨,比上年末下降225元/吨。目前重点合同电煤与市场煤差价缩小到10-30元/吨。冶金煤价格下调幅度在50-150元/吨。
(五)企业经营压力加大
一是煤炭企业销售压力大。6月份国有重点煤矿销量同比下降2.3%。二是企业成本持续增加。前5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主营业务成本同比增长34.32%。三是货款回收出现困难。6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应收账款净值1868亿元,同比增长52.8%,净增646亿元。货款回收中承兑汇票比重大幅增加,部分煤炭企业现金流趋紧。
二、对下一步煤炭市场走势的预测
初步预测,下半年煤炭需求将继续回落,煤炭供应继续较快增长,煤炭净进口增加,市场将呈现供大于求明显的趋势,企业经营和保安全、保民生、保职工工资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当前煤炭市场宽松的特点,一是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欧债危机影响下的过剩。二是国内经济下行,煤炭市场理性回归情况下的过剩。三是产量增长、净进口大幅增加下的过剩,上半年产量增长了1亿多吨,净进口增加了5854万吨。四是水电满发、电网调控能力增强情况下的过剩,上半年水电满发,减少耗煤2000多万吨。五是投资持续增长下的过剩,是产能建设超前带来的问题。从投资者预期和数量分析看,目前过剩应当是短期的。
经过多年的改革发展,煤炭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一方面煤炭企业实力增强,对短期市场变化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一些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能够应对市场变化,主动限产,对自身经营战略做出适时调整。但目前对这次煤炭经济下行持续的时间、影响程度和范围还难以预测,不容乐观。
三、应对措施
应对当前的挑战,煤炭行业一是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积极推动煤炭市场化进程,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营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调结构、转方式、控总量、稳市场,坚持依法办矿,坚持按市场需求、按核定能力组织生产;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煤矿技术改造,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升煤矿安全发展能力;四是强化企业内部管理,节支降耗、压库提效,加强资金管理,保障企业资金正常周转;五是坚持以人为本,提信心、稳队伍,保障职工生活,构建和谐矿区。